邀请有影响力的行业意见领袖、组织市场上活跃的从业机构、相关商业品牌,然后集中在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市场,用博览会+专业论坛的方式,纵横多向展示并且探讨分析足球行业的各种生态状况和发展机会,这样的博览会论坛,你是否会参加
只要对足球这项运动、足球这个产业感兴趣的人,恐怕都会对类似的活动感兴趣。来自英国的Soccerex,就是这样一个活动组织的机构,而且从九十年代就组织类似的博览会+论坛活动,连机构名称也是如此设计:soccer+ex(exhibition)。
这是一个在业内有着相当名望,并且在欧美地区活跃经年的机构,之前曾经有过传播标签,将Soccerex定义为“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展会”。当Soccerex连续两年来到中国时,自然会吸引很多业内人关注。
早在十年前,当我还在体坛传媒任职时,Soccerex就和我们有过多番探讨,希望进入中国这片行业潜力巨大的足球市场。2018年,Soccerex才在珠海有了第一次落地中国的活动,2019年,主办地点更换到了海口。
我受邀参加的两个论坛,主题分别是“足球相关媒体的未来”,以及“中国足球文化,过去、现在和未来”。话题设置比较有趣,同台的嘉宾,资历水准都非常之高,这应该是Soccerex影响力的体现。
“足球媒体的未来”,这个分论坛由我主持,参与者有来自新华社的周杰老师、人民网的彭元先生和虎扑的陈中捷先生。之后关于足球文化的议题,则是由在中国生活工作二十多年的英国人罗文先生主持,同台的还有来自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的崔乐泉先生、山东淄博足球博物馆的马国庆馆长。这两个话题,融合的内容非常广博复杂。
足球相关媒体的未来,面对的是一个市场生存压力非常大的市场,周杰老师从事国际体育报道多年,对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手段的驾驭都有着丰富经验,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给与会受众做出了许多精彩的分析。彭元先生则代表着人民网的媒体优势,用了很长篇幅,介绍他所任职的媒体集团,在中国社会所具备的优势。不论新华社还是人民网,从经营角度看,没有太大压力,国家属性,是他们相对能回避一些市场生存压力,来从容看待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。
虎扑则完全是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起来的新传播机构,有着明确的体育爱好者特点。陈中捷先生的分享,没有太多讲述虎扑从起步至今的发展经历,这些内容国内体育媒体从业者都比较熟悉。他着重分享的,更是虎扑对体育生活方式的介入:体育培训。如果从行业定位来看,这似乎不是媒体所擅长的业务,然而从体育生活方式看,体育培训,特别是进入到低龄人群中开展的活动,而且聘请的教练,还是持有欧足联A级教练证书的专业人士,虎扑的尝试,是一次很有跨界勇气和体育情怀的工作。
新华社和人民网,似乎不用太考虑钱的因素。市场机制下的机构,时时刻刻都逃不脱钱的压力。媒体未来的这个议题,我想确定的两个关键词,是“挑战和跨界”。
或许这45分钟的探讨,对于“跨界”有不少营养内容的提供,“挑战”说得却并不多,但“挑战”才是足球相关媒体未来的核心问题。让我感觉奇怪的是,议题进行前半个小时,Soccerex的工作人员,除了召集议题参与者之外,对内容和话题把控,没有任何专业性介入。或许是很放心论坛的质量,或许是时间精力的不具备。
海口Soccerex大多数与会者的下榻酒店,安排在距离海口市区十多公里的观澜湖度假景区,酒店设施不错,只是会址又在距离酒店十多分钟车程外的电影小镇。这个会址相对封闭,交通很不便利,赶到会场时,一眼就能看清楚庞大会场的设置:在一个类似室内体育馆的空间,两端是两个分论坛会场,中间大面积区域,为各个参会机构的博览会展示空间。
可会场的人流冷落,两天的活动,第一天下午场的时候,人流就更少。关于媒体的那个分论坛,在下午四点多开始,能容纳150人的会场里,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听众。这种氛围和人流,多少有些令人失望。
展区中参展的机构,具备知名度的,有亚足联、中超联赛、西甲联赛这样的机构,也有一些类似波尔多、斯托克城这样的足球俱乐部,更多的是各种足球专业设施、足球培训机构以及足球咨询机构的展示。和足球运动紧密相关的运动品牌,出现得不多,绕着展区走下来,有价值和新意的展品及相关服务也不多。
不能说这样的展览门庭冷落,毕竟这个观澜湖和华谊合作的电影小镇,到达难度实在有些大,想来参会看展的人,需要克服的交通困难不少。而从布展的角度看,Soccerex在英国本土以及欧美做出的展会水平,远要高于海口这一次。
到底是因为会址选择过于偏僻,还是因为海口以及海南地区,足球基础和足球氛围都不是太出色,才造成了这样的状况?我很想和Soccerex的工作人员做一番了解,只是在我停留的两天时间里,Soccerex非常有限的工作人员,完全忙碌于各个环节的串联和安排,几乎找不到时间做更多业务交流。
有业内人透露说,Soccerex在中国办展,首先要解决的是他们自身运营成本的问题。之所以能在珠海和海口落地,与当地政府提供的资助、以及当地接待方进行的配合相关。这当然是一个机构先求生存的前提。但地域和当地文化的限制、参会者有限和态度不积极,回过头来又影响了会展本身的质量。
第二天上午的分论坛,话题为足球文化。马国庆馆长开篇做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演讲,论述蹴鞠和现代足球之间的文化对比。随后的议题,则是围绕中国足球文化的。罗文作为一个在中国推动青少年培训的国际友人,对此有着许多切身体会,他提问的方向,总会关注足球文化在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可能。崔乐泉先生,是国内于此领域中有着精深积累的专家,他强调的是文化沉淀和生活方式形成所需要的时间积累。
这个话题的探讨很容易陷入僵局之中——谁都知道文化培育和成长需要时间,谁也都知道,中国足球从来都缺乏耐心,和对长久归化的坚持执行。
崔乐泉和马国庆两位先生,能从超乎体育的文化视角,来分析体育对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特殊作用,分享内容很有见地。不过学者的智慧,和功利政绩之间,总会存在难以缩短的距离。这种距离,恰恰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从我个人感受上,这是一个质量和内容,都更为出色的分论坛,然而这些精彩内容,除了在座不多的听众外,未见Soccerex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推广。
就在Soccerex期间,中国足协传出了高层领导调整的消息,对于这一行业内容,与会者有许多公开和私下探讨。事实上,如果组织者反应迅速,这种话题应该成为Soccerex及时安排的内容,快速组织与会专业人士来进行分析探讨,所产生的内容,不论从专业性还是传播价值上,都会有不同凡响处。遗憾的是,组织者的忙碌人,让他们做不出及时应对。
Soccerex进入中国市场的努力和尝试,都值得钦佩,只有做过相关展会和论坛的人,才知道在中国做这种垂直领域的行业活动有多难。不过现场体验之后,还是觉得可以提高的地方很多。这种行业性活动,本就是中国足协、中超联赛以及本土行业参与者,应该大力推动并且积极参与的活动。只是从会议现场的状况看,本土从业者的兴趣,似乎不在于此。大家关注的到底是什么,也许会有千百种不同回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